中国足协职业部副主任杨一民说,乙级队共摘牌58人,比他预计的100人少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俱乐部没有来,而且到会的一些俱乐部也表态会后继续摘牌,中国足协已作出规定,在明年1月25日前,各俱乐部在摘牌指标没有用完的情况下,仍可挑选上榜但尚未被摘牌的球员。
对于乙级队摘走的人,杨一民认为各球队是从球员实际水平和球队需要出发考虑的,没有单纯看球员名气,显得很实在。
人们很关心,那些上榜后未被摘牌的队员会否“下岗”?杨一民解释道,他们一方面可以到学校、工厂、机关单位踢业余足球,另一方面可以参加中国足协举办的初级教练员培训班后担任青少年足球教练,还可以改行从事别的工作。
当记者问道,有些球员目前还年轻,以后是否可以重返职业球队时,杨一民说:“他们现在不适合职业足球的要求。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后,只要职业球队要他们,他们还可以回来踢。”记者追问一句:“中国足协是否会对这些人进行再培训、帮助他们重返职业足球赛场?”杨一民环顾左右而言他:“现在各俱乐部都是在自主经营,具体如何办理,还要遵循市场规律。”
对目前中国足坛出现的近三百名球员待岗的现象,中国足协官员马克坚开门见山地说:“这并不是坏事,这种现象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马克坚认为,大量的1977年以后出生的球员在今年挂牌上榜,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他说,与往年相比,今年上榜的年轻球员要多出许多,而各支球队的需要量并没有随之增加,尤其是这些年轻球员还不够成熟,在球队的作用还不太明显,那些希望通过引进内援增强自身实力的队伍,对他们更不会有太大的兴趣。这就造成大多数年轻球员在两次“摘牌会”后仍滞留在榜上。不过,他们还很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至少还有U—23联赛和奥林匹克联赛可打。
而对那些已经连续两年上榜的业余球员来说,前景可能就不那么乐观。在前几年,球员市场供不应求,水平再低也会有球队可去,但现在不同了,球员市场供过于求,现在足坛已经开始向“混混儿”说“不”。另外,对于像韩金铭、何启宏、邢锐等这样一些真正在职业足坛闯荡多年的球员,毕竟他们都是具有相当实力的。对那些急需人才的球队有比较大的诱惑力,即使在明年1月25日之前,仍无球队摘牌,原俱乐部很可能会与他们续约,但是,一般情况下签约的条件可能会降低一些。